《藍焰視線》報道:2020年11月28日,光谷藍焰品牌宣傳中心總監蔣勇,為藍焰集團總部機關部分員工作《幸福是奮斗出來的》專題輔導講座。蔣勇通過董明珠、任正非的奮斗史等案例,以及對奮斗和幸福的認識,闡述了靠奮斗走向成功、贏得幸福的觀點。
生活中有些人夢想的生活狀態,是這樣的:錢多事少離家近,位高權重責任輕;睡覺睡到自然醒,數錢數到手抽筋;逢年過節拿獎金,別人加班我加薪;喝茶看報好開心,副業兼差薪照領。很多人把這種生活狀態當成一種目標,其實這叫懶惰,是倦怠,是消沉。相反,也有很多平凡的人,在崗位上兢兢業業,努力奮斗,前進的腳步一刻也不為停息,夢想就這樣被打磨出來了。
有個著名的“一萬小時定律”:1萬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。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,需要10000小時,按比例計算就是:如果每天工作八個小時,一周工作五天,那么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五年。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,并非天資超人一等,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奮斗。所以說,平凡的人只要肯奮斗,一定可以創造出屬于自己的幸福。
那么,藍焰人保持為什么要保持艱苦奮斗的精神?蔣勇講了以下三個觀點:
首先,艱苦奮斗本質上是民族特性,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,是中國人的特質。藍焰是中國的企業,當然要繼承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企業。很多企業之所以能夠成功,是因為他們集成了這種民族特性。我們很多員工是談奉獻的,不求或者少求回報的,很多員工愿意為公司加班,愿意為公司努力奉獻,正是因為這是這個民族和中國人的共同特征。
其次,由藍焰面臨的產業環境所決定的。藍焰的核心業務是生物質能,面對的市場是國內最有發展空間的,技術要求是非常高的,國家政策是非常嚴苛的,競爭最激烈的。今天我們看到,許多生物質能產業非常艱難。與所有企業一樣,藍焰從誕生第一天就面臨著競爭,如果沒有艱苦奮斗,藍焰不可能有今天。如果沒有艱苦奮斗,藍焰也不可能面對國內眾多生物質能源企業,能夠殺出重圍,成為全國生物質清潔供熱和生物質熱解龍頭企業、標桿企業、示范企業。
再次,艱苦奮斗是員工自身利益需要所決定的。在這樣具有廣闊前景的企業里,大家都有發展機會,都有上升的空間,都有利益追求,而這一切必須依靠苦干、實績來說話,所以必須主動艱苦奮斗,才能夠更好的實現自己的目標。俗話說,寶劍鋒從磨礪出,梅花香自苦寒來。這種人生的價值追求,值得我們做出奮斗。
那藍焰人怎樣發揚艱苦奮斗精神?蔣勇勉勵大家,一要有“攻山頭”的戰斗精神。對待本職工作要有拼勁,越是困難越要沖鋒、敢打敢拼,不惜代價奪取勝利。二要有“敢吃虧”精神。舍得吃苦,舍得加班,通常情況下,一個人前期走的每一步,今期都會有回報。三要有“坐冷板凳”精神。在平凡的崗位上,默默付出,不求名利,不因職務、薪水一時沒調整,就灰心泄氣。要站高處,看長遠,大發展。四要有“思想奮斗”意識。艱苦奮斗既是身體上的奮斗,也是思想上的奮斗。要時刻有奮斗的意識,在技術創新上下功夫,用創新成果占領行業制高點。
武漢光谷藍焰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頁面版權所有 鄂ICP備14019057號-2廈門網站建設
鄂公網安備 42018502001965號